2023-12-03-周日共修-真坤法师-百法明门论-04
发布日期: 2023-12-04 浏览量: 1,383 次浏览
阿弥陀佛。诸位护法信众、诸位梵呗团的居士们,在场第一次来到戒幢讲堂的各位善男信女,大家上午好!
刚才听到梵呗团演唱的梵语《心经》,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听了之后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可能会勾起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接触这个有佛教信仰群体的最初的那种回忆。我们每个人的学法因缘,或者是接触佛法的因缘都是不一样的。我最开始接触最多的就是《大悲咒》。因为家里是佛化家庭,佛堂里面播放着的就是梵语的《大悲咒》,所以从小到大听的就是这一首曲子,也是最常见、听得最多的。虽然小的时候听不懂(唱的什么内容),但是就觉得那个旋律、那个音声就特别的舒服。那时候,我对佛教没有太多了解,就是在很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听着那种音乐、旋律,会给人一种身心愉悦、舒畅的感觉,我觉得这也是佛法的魅力之处吧。无论我们对佛教接触多少、或者了解多少,但凡能接触到佛教的东西的话,它其实就是能够净化心灵的。当你刚开始接触它的时候,无论是懂它或者不懂它,它就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那里摄受着你。
一、《百法》第三讲内容的简单回顾
今天是《百法明门论》第四讲的内容。考虑到每一期可能都会有新的听众来到戒幢讲堂,所以我每一次在开讲之前,都会对上一讲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花几分钟对第三讲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也方便大家对上一次所讲的法义有个衔接。毕竟也过去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大家每天的事情也挺多,挺忙的,要想衔接起一周前的思绪,如果没有引导复习,“温故而知新”,可能不会记得那么牢靠,和今天的内容衔接也不会很好,所以现在对第三讲的内容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复习。
第三讲是从色法开始的,就是从百法的第三位——色法开始讲起的。当时讲到色法的质碍意。就是但凡我们现场的,大家眼前能看到的有形状的东西,比方说桌、椅、板、凳、香、花、佛像、舞台,甚至是整个讲堂,甚至于我们在整个寺院里面,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我们见到的色法。色,它的本意就是有质碍的意思,它有一个固定的形体存在。我们无法穿过那个形体,有那个物体存在,就能阻碍我们通过它,所以它是有一个质碍意。那么色法它是心法和心所法所依的,大概了解到这里就好了。
接着讲的是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它是依托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上显现出来的。它主要是与心法不相应,所以叫心不相应行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法、心所法、色法是实的,心不相应行法是虚的,因为它是看不到的。上次讲心不相应行法主要就是一些概念,名词名相,是我们给某个事物或者某个物体的概念,所以它是虚的,而前三位相对于它来说就是实的,有实体一些。这是心不相应行法。
我们提到第五位是无为法。无为法的体,它是遍虚空的,它是一直存在的,就是一个理体。无为法要借助于前面的四位法来显示无为法的存在,就是说我们讲无为法之前,必须要讲其它的有的法,把那些有的法讲出来后,才能显示出另外一个没有存在的一个法,但是那个法的法理是存在的。当我们提到无为法的时候,要想到两个最重要的概念:第一,要想显示无为法,必须要提到前面的有漏的法。有为法要靠无为法来显示它的存在;第二,我们要搞清楚,千万不要认为有为法是无为法变现出来的,没有这个概念。我再重申一下,千万不要认为有为法是无为法概念变现出来的。无为法不变现任何东西,但是它存在。
然后,我们依次讲了五位百法的顺序。为什么说“一切最胜故”?“一切最胜故”就是讲心法。因为心法的作用是最强的,势力最强、作用是最大的。所以它是排在首位,排在第一位。“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与此相应故”就是讲心所法,因为心所法是与心法相应的,所以叫“与此相应故”。第三个是“二所现影故”,讲的就是色法。“二”就是前面的心法和心所法。“二所现影”就是讲色法是需要心法和心所法共同作用,来认识色法的存在,所以说,色法是前面的两个法显现出来的影子,显现出来的形制的东西,所以叫“二所现影”。“三位差别故”。“三位差别”讲的就是心不相应行法,刚才提到过。“三位差别”的“三”指的是前面的心法、心所法、色法。“三位差别”就是说与前三位是有差别性的,前三位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实的,心不相应行法是概念的,它是没有体的,只是一个概念。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它是虚的,它与前面三位的差别就在这里——前三是“实”,心不相应行法是“虚”,这是“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无为法前面的四位法有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四所显示”就是说无为法必须要靠前面提到的四类法来显现无为法的存在。只有告诉你前面有四个法存在,然后才告诉你有一个不存在的法。虽然说它没有固定的一个形态和体型被我们大家认识到,但是它就是有那样的一个道理存在。这就是五位法的顺序,按照次第来进行排列的。
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心法,首先讲心法里的前六识。前五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睛依托于眼根,然后发生眼识,然后认识我们看到的对象,所以这是眼识。识就是我们的耳朵依托于我们的耳根,然后就听到了各种的声音,高的声音、低的声音、喜欢的声音、不喜欢的那种声音,耳根主要是缘声尘。然后鼻根,我们的鼻子依托于我们的鼻根,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鼻根缘的是香尘。然后舌根依托我们的舌头,舌头接触到食物,或者是接触到任何东西之后,尝出的各种各样的味道酸、甜、苦、辣、咸、辛,我们大概以“酸甜苦辣咸辛”来分尝到的各种味道,这是舌识。身识就是我们整个身体,包括四肢、身体的所有部位接触到外界的、有直接接触到的,或是间接接触到的。什么叫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直接接触就是手或者脚,或者是胳膊,或者是哪个地方、哪个部位,碰触到某一些物体的时候,它会有一个觉受,这是能直接感受到的。间接感受到的,比如我们的皮肤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我们能感受到。比方说某一个空间、某一种磁场、某一种环境,这是属于间接的接触,我们也会有身触的感受,就是讲身识。然后意识讲的是意根。意根是我们看不见的一个形体,简单的用现代话语来讲就是我们的思维,它能感触到任何它想感触到的东西。它想感触、想了解什么,或是想看到什么,想尝到什么,想闻到什么,想听到什么,想触摸到什么,想要什么样的感觉,它都会驱动前面的五根去和相应的对境产生一种关系。主要是驱动的作用。比方说,到了饭点,我肚子饿了,那么意根就马上发出一个信号,现在已经到了准备吃饭的时间了,然后它就会感觉到饿了,有这个作意和想法之后,它就会驱动身体去感知,驱动我们的五脏六腑,最主要的是驱动我们的胃,发出一个饥饿的信号,相应的肉体就会产生相应的饥饿的状态,会把饥饿的状态给调动出来,那么人体自然就会感觉到饿了。自从有了那个认知以后,我们在当下的时间段,就会迅速地去捕捉任何跟饥饿有关、跟食物有关的信息,那时候嗅觉会变得特别的灵敏,千方百计想在当下的环境里面去闻,想闻到各种各样食物的味道。甚至于,如果当时所处的环境里闻不到食物的香味,也会在意识里去回忆以前曾经吃到过的各种各样的美味和喝到过的各种各样的饮料,就是这样。这是意的主要作用——驱动的作用。以上是前面六识的内容。
二、第七识—末那识
那么,今天就讲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属于心法里面的第七识。“末那”就是染污的意思,“末那识”本来是梵语,它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本意是染污的意思,这个识是染污过的。为什么说它染污呢?因为它经常与四烦恼相应。四烦恼就是一、我痴,就是愚痴的痴;二、我见,也称为我执,就是说对我自己这个概念非常根深蒂固,叫我见;三、我慢,是从我见延伸出来的。就是说我这个主体上有各种各样的慢心,前面说到的“九慢”“七慢”都是从这个“慢”里面出来的;四、我爱,也是一种执着。就是说我喜欢什么东西,我不喜欢什么东西,都归纳于我爱的这个范围里面。
因为末那识经常与这四种烦恼相应,然后恒审思量第八识的见分以为我。什么意思呢?就是第七识与前四种烦恼不停地相应,而且永远是不间断地相应。然后,以八识的见分执为我。八识本来就是见分,八识是能见的,依托于八识的见分,执为有一个我存在。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末那识理解为我识,末那识就是我,它就是执我,把什么东西都执着为我——我认为、我以为、我想要怎么样、我喜欢怎么样、我讨厌什么东西、我想怎么干。末那识就是有一个我执存在,这就是它最大的一个障碍的地方。
《成唯识论》也提到了对末那识的解释,说它能恒审思量,所以叫“末那”。“未转依位”的时候,它就恒审思量,有我执、有我相;“已转依位”之后,它就会思量,没有我这个相。它在被烦恼缠缚、没有证得悟道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我执存在。如果通过佛法如理思维、证得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之后,那么它就会有一个无我的概念存在。在没有转掉烦恼的法之前,它有我执,已转依后,它就空掉了人法二执,就没有我相的存在,主要是这个意思。我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未转依位”主要指的是地前的菩萨和凡夫的意根,有十八个心所法,它是染污的。“已转依位”是指从初地菩萨开始,意根有二十一个心所法。里面有五遍行和五别境,这就十个了,再加上十一个善法,就是二十一个心所法。意根的心行已经和善心所相应了,它就没有了我爱、我痴、我见、我慢的四种烦恼,所以它就是已转依了。
末那识以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为因缘,然后又以阿赖耶作为基础、根,做增上缘而生,再倒缘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我觉得大家可以简单理解阿赖耶识是储藏种子的,它有三藏,三藏到后面再讲。末那识依靠阿赖耶识里的种子,起见分的作用,把它执为有一个我存在,这就是我见的产生,也是阿赖耶识生起的工作原理。
末那识有四大作用。一、 对外而言,它能为根作增上,生起第六识。从外部来讲,它能为前面的五根或是六根起到增上缘的作用,生起第六识。简单来讲,先有了我之后才有我想要什么东西,第六意识就是起作意,首先得有一个我、以我为中心的这个我存在之后,才有我想干什么、我不想干什么这个第六意识的产生。第六识产生以后,它就会驱动前面的五识做相应的行为,或者是产生相应的动作。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末那识生起之后,它有我见,有我见之后它就会有作意,由我见联动第六识的产生。有了第六识的作意之后,它就会驱动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去听到、看到、闻到、触摸到、尝到,所以我们的各种认识和动作就是这样的一个发生机构。二、在内,它能为根作增上,生起第八阿赖耶识。因为从内部来讲,它也是其它根的一个增上缘,能够生起第八阿赖耶识。这里涉及到“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的一个问题。作为增上缘生起第八阿赖耶识,驱动其它的意识产生各种行为,各种行为之后就会有不同的种子被阿赖耶识储藏起来。第三个作用是向内恒审思量,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刚才提到,它通过阿赖耶识起了作意之后,然后又执阿赖耶识的这个见分,想要见到的这个东西,然后起了我见。第四个作用是能作前六识的染净依。这就提到了未转依前和已转依后,能够作为前六识的染依和转依。它与无明相应的话,就会生我执、生法执,能够使前六识变成染污的;如果去除了无明的执着以后,那它就与法相应,所以它就是干净的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禅宗里面的“打七”。禅宗里面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说每年它会在固定的时间里面,或者是在一定的时间里面,以七天为一个周期进行一个静修营,对佛教界了解不是很深的人知道它的官方名字叫做“禅修营”或者是“静修营”。但是出家人,或是对佛学稍微有些概念,就知道打“禅七”,或者是“某某寺院打禅七”,“某某寺院打几个禅七”就是这个意思。“打七”打的这个七就是打的末那识,“打七”是这么来的。首先它是以七天为一个周期。七天为一个周期或者五天为一个周期,其实是出自于儒家的一种思想和一个概念,特别是在中医的概念里面,人的身体每五天为一个小循环。每五天之内,我们的身体状态有一个小的变化,这在中医里面讲是这样的。你们也可以自己去留意一下自己的身体,无论你是以哪一天为准,然后从第一天一直数到第五天,再从第五天过后的第六天开始,又是第一天,然后又在后面这五天,五天五天一数,然后你自己观察一下,我们的身体有没有什么变化。就是今天的这个五天,和前面的那个五天身体上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确实是有微妙的变化,有时不止是微妙的变化。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为什么以前我们生病了,如果去看诊中医的话,一般开的药是五天一副。给你开五副药,五副吃完之后,再过来问诊,然后再给你开五副。准确地来讲,传统的都是五天为准,但是近些年已经开成七天。其中的原因就很多了,难道是现代人的觉受的灵敏度变差了?还是有其它的原因,为了多卖点药?不知道,这里面原因就有很多了。我为什么知道这个,因为我的朋友有好几个是学传统中医的,目前也有一定的造诣,我不能说有很大的造诣。根据很多中医的经典,古今中外,特别是日本那边的中医的经典,他告诉我是五天五天一开药。
末那识的本义就是叫“意”,“意”也就是思量的意思。思量就是恒审思量,这里面要分成恒和审,恒就是恒常,恒常就是不间断的意思;审就是审察,连起来就是不间断地审察,这是末那的意思。先讲它恒的方面,就是与第八识产生作用;第七识既具备恒,又具备审。第八识就只有一个恒,八识是恒常存在的,所以它是恒。第七识既具备恒常又具备审量,所以它具二。前六识只具备一种,那就是审察的意思,就是刚才讲到的作意。作意就有审察的意味在里面,所以第六识只有一个审的元素存在。因为前五识是被驱动的,只是一个外表。我们所看到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必须要靠意根去驱动才能产生作用,相当于它就是一个零部件,通俗来讲就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零部件,它必须要依靠意识驱动才能产生作用。所以,它没有恒常和审虑的这两个因素存在。所以我们的身体是有休息的,对吧。就是我不想听的时候,虽然是被动的不想听,但那个时候你可以有意识地屏蔽掉一些不想听到的声音。比方说在这个现场,我不想听某个人讲话,那么我有意识地去给身体下达这个命令:我不想听到某某人在我旁边讲话。虽然你不能百分之百地隔绝你旁边人讲话,但是我们能在接收的层面去降低对他那个音量、对他说话内容的收取和捕捉。
三、第八识 阿赖耶识
第八识是叫“阿赖耶识”。它的梵语是叫“阿赖耶”,汉传把它翻译成藏识,藏(cang)识也叫藏(zang)识,因为它是一个多音字。藏(cang)的话,是针对于它的功能来说,能够收藏、能够执藏。藏(zang)的话,是以它能储存的功能来讲,它是一个宝藏。但凡说某某东西是一个宝藏,或者哪里有宝藏的话,就证明它包含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所以叫藏(zang)对吧。就像我们藏(zang)经楼一样的。一般我接待外面的客人,很多人它都会读成“你们那个藏(cang)经楼啊,看你们藏(cang)经楼”。所以每次他说藏(cang)经楼,我都会说,这个是一个多音字,就看你怎么理解。
谈到阿赖耶识,记住它三大概念就好了。它有能藏、所藏、执藏。能藏,就是说阿赖耶识受熏持种之后,就是刚才说的“现行熏种子”,但凡我们做的任何的动作都会变成它的种子,现行熏成种子之后,它能含藏一切的染法和净法,也就是一切的善法和恶法。就像大海一样能够海纳百川,或者是宝库能够收藏宝物,就是从它能藏的意思层面来讲。所藏,就是前七转识及和七转识相应的心所起的现行,然后熏成的种子,就被阿赖耶识所藏起来。所藏主要是指阿赖耶识所藏的对象而言。就像江河能够同归于海,又像众宝能被藏在一个宝库里面,或者能被藏在一个宝瓶里面。执藏的意思就是末那识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主要意思就是:它的见分容易被末那识执以为我,所以说是执藏。关于三藏的关系,能藏就像宝库一样,所藏就像宝库中的宝物一样,执藏就可以理解成守护宝库的这个人。守护宝库的这个人就能看到能藏的东西和能够藏宝贝的那个东西。
关于阿赖耶识名称的来源,我查了一下文献,它的出处主要是来自于《阿毗达摩大乘经》。《阿毗达摩大乘经》是梵文的经典,跟《百法明门论》一样的是世亲的著作。《阿毗达摩大乘经》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了大乘法的十种殊胜。它里面讲“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阿赖耶识这个名称的来源,最开始见于《阿毗达摩大乘经》。讲个题外话,《阿毗达摩大乘经》对于大乘佛教教理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汉传所弘扬的大乘教理,很多是来自于这部经典,但是这部经典只有梵文本,而且是在十一世纪的时候,是由印度的学者在西藏发现了这部经的传承本。好像原先是五卷,最后只剩下了五分之二,也就是只剩下两卷。西藏人按照梵语的语法、然后结合藏语,做了翻译。如果大家对语言学有了解的话,梵语的语法和藏语的语法有很多是相通的。梵语的语法非常难,但是如果学会了梵语以后,把梵语的语法运用到藏语当中是非常容易的。现在有种说法,如果学会了基础的梵语的那些句义,或者名词、名义、语法,你只要用功,一个月之内就能够通达藏语。所以说梵藏是相通的,能够进行互译。当时,这两卷的梵文本落入到西藏以后,藏地的学者根据那两卷的内容,把梵文翻译成藏文,然后又进行梵藏的对译,也有一些学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然后我们讲第八阿赖耶识的五个作用。刚才讲过末那识的作用,阿赖耶识也有五个作用。《八识规矩颂》是法相学,也是唯识学的很基础的论典,它对八个识都做了相应的颂文,所以才叫《八识规矩颂》。因为它和《五蕴论》以及《广五蕴论》、《百法》都是讲法相的基础,但是《百法》涵盖的要比前面三个的内容全面一些、广一些,所以一般只讲《百法》,不讲《八识规矩颂》和《五蕴论》、《广五蕴论》。而《八识规矩颂》有相同的东西,我觉得可以进行一个贯通。《八识规矩颂》里面提到阿赖耶识,就会提到“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是对八识的功能的归纳。它的作用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受熏,第二个是持种,第三个是内变根身,第四个是外变器界,第五个是有情的去后来先的主体。我们就不细讲了,知道阿赖耶识有五个作用就好了。
我们讲一下八个识的得名。前五个识是依根立名。什么叫依根?这个根分为浮尘根和净色根。首先,怎么解释浮尘根?浮就是浮现的意思,就是能被大家看到,能够认识到或者能够被触摸到的,所以叫浮。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有的人可能失明,他看不见的,但是他能用手摸到。有的人他看不见,又听不见,也没有手,那么他能够通过声音或者是别的东西感知到。所以说,五根不全的人,五根全部坏掉的人非常非常少,就算他坏掉了四个根,或者几个根,但是还有其他的根,原则上也是能够触摸到、感受到东西的。所以说,前五根都是以我们能看到的这个眼睛,我们能闻到的这个鼻子,我们能听到的这个耳朵,能尝到的这个舌头,能触摸东西的这个身体来命名的。还有一个净色根。净色根相对于浮尘根来讲,我们是看不到的,是藏在浮尘根后面的。比方拿眼根来讲,眼根就是我们看到的两个眼睛,这是一个眼根,眼根的后面还有一个净色根,它是看不见的。经典里面讲净色根就像醍醐一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醍醐是什么样一个状态,但是经典里有。它其实是属于牛奶的一种精加工的产品,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它是一种透明的相状,我只能说透明的那种状态,也不能说它是一个液体,我们一般是看不到的一个东西,但是它里面有神经元或者是有识的作用,你通过外面能看到的浮尘根,然后再借助识,它就能够产生作用。如果是没有净色根的话,很多东西我们的认知功能是看不全的。比方说有的人他虽然有耳朵存在,但是他有听力故障,或者听的时候有噪音,或者根本就听不到,或者有的是嗡嗡作声,可能就是他的净色根出了障碍、出了问题的,它的认识功能出现了障碍。耳朵是这样的,眼睛也是一样的。有的人能看到,但是他看不清楚,或者是有白内障的,或者是他的眼珠子从外观来看没有任何的毛病,但是在他的眼前,会有飞蚊症、青光眼,对不对?一般是看不见他有那种故障的。或者有色盲的人,他看的颜色就跟一般的人看的不一样,对不对?那他的净色根可能出现了一些故障。
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它是以第七意识为产生的认识能力,就是作意,刚才讲到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都是依照它们的作用而立名的。刚才提到了末那识是恒审思量,就产生我执,所以它是以作用命名的。阿赖耶识就是种子识,按照它的作用以能藏、所藏、执藏来命名的。
我们一般讲阿赖耶识有三性,善性、恶性和无记性。无记性就是不善也不恶。它的善性是能于此世或他世顺利、感得乐果。阿赖耶识能够在此世或者是其他世起善的作用,能够起积极主导的作用,正面的作用,能够感得一个好的果报,感得一个善果,所以我们叫乐果。如果是产生了恶的作用的话,它也能够为此世和其他世招来各种各样的违损,就是违缘损坏,违背我们自己意愿的那种不如意境,然后产生那种苦果。无记性又分为“无覆无记”和“有覆无记”两种。“覆”就是覆盖的意思。比方说,我把这个东西覆上了,或者拿一块布盖上,就是覆盖的意思,把它障起来。然后它能够与善性和恶性不记别。无记性既不属于善,又不属于恶。不分别善恶之后,它就变成了一种无记。我不管你是好或者是坏,我不去作意你,不记别,然后它就没有感果的功能。就属于既不是善法,又不是恶法的这种东西。这个无记性怎么讲?它处于善行和恶行的中间。比方说我今天要出去上街走一趟,但是上街又没有什么目的,也没有主要想做什么事情,就只是想到街上去走一下,或者是我今天就想去花园散个步,我的目的只有散步这一项,不带其它任何附加条件和行为,那么它就属于一种无记的行为。因为散步和逛街,它不产生任何的善法,也不产生任何的恶法,它就没有这个果,那么就不感招散步或者上街这种行为产生的果,所以没有感果的作用。基于它的状态,也不会障蔽我们的智慧和我们的心识。有覆无记的话,它的体就是染污的。就是有覆了,有东西给它盖住了,所以它是染污的。它能够障圣道,就是障碍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的智慧不能生起,覆蔽我们的心,不得清净,主要是这样。我们一般讲阿赖耶识三性的话,记住善性、恶性、无记性就好了。无记性分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无覆无记就是没有障碍,它也不招感什么果。有覆无记,它是染污的。因为有覆,我们可以把这个覆理解成烦恼,或者是染污的法。因为我们的心识被染污的法、被不善的法覆盖掉了,所以会招染到那个恶果,就这么理解。
阿赖耶识也有它自己的相状,分三个,一个是自相,一个是因相,一个是果相。自相就是指阿赖耶识,它有三藏或者三藏的作用,就是它的自相。因为阿赖耶识执着所藏,在三藏里面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所以我们讲阿赖耶识的自体的时候,一般是以它执着收藏的这个意思来命名的。果相就是阿赖耶识能够感得异熟果。异熟果的解释就是能引得诸界趣身善不善业异熟果,显示不共的果相。阿赖耶识的果在其它识里面是最不同的一个,它会分异熟,异熟会分成三种异熟,这里就不详细讲了。因相就是说,它是其它七位法的种子,所以它是因相。
然后三位,我觉得我们就不用太了解,按照它的执藏的现行位,考虑到修行的位次的一个问题,可能现在触及不到。只是在法相阐释的时候,你想阐释的比较清楚,和修行的位次有一个准确的区分和确定的时候,这部分的内容就会用到。
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识,意识就是第六识。前五识加第六意识就会有了别境的识,了别外境,所以它就是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也叫思量识,因为它有恒审思量的意思。第八阿赖耶识是异熟识,就是刚才提到的三个异熟。它也叫本识,所有的识都是以它为本而产生出来的,它也叫总识。
八识的结构,其实我们可以有一个很直观的了解。阿赖耶识会储存地、水、火、风、空、识、见、种子,就是各种类型的种子。地,一般就是讲我们能看到的物体,这些东西都能够归为地大。水大的话,就是那种软的物质,它有湿润性,就像我们空气里面的水分、水蒸汽、然后天上的云或者瀑布这些之类的东西,能够流动的液体,这些统统归为水性。火性的话,它的本性是有温度的、有暖度的,它就是我们能看到温度的变化,然后有冷暖的变化,就能够归为火。风,就是流动性,它能够有空气的流动。春天的风比较温和(东南风或者春风),春风拂面非常温柔;秋天的风就是有肃杀之气,就非常凛冽;冬天的风就是非常刺骨、非常刺激人的那种,归为风。空的话,就是我们看的这个空间,整个宇宙世界所能看到的空间,除了有形的东西以外的其它东西,都是空的范围。识,就是我们整个认知的功能。见,就是产生执着,所以称见。
阿赖耶识,它能够含藏所有我们能认知到的、包括一些可能还认知不到的东西在种子里面。但凡我们心识里面产生过的影像和东西,都会被收藏在阿赖耶识里面,作为种子储存起来。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触,从饮食习惯来讲,有的人天生喜欢吃辣,有的人就喜欢吃酸,有的人就喜欢吃怪味,有时候跟他所出身的地域环境没有太大关系。比方说,现在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外国人、西方人接触到中国的饮食之后,特别是川菜之后,他就喜欢那种味道,那种辛辣刺激感。你想他出生在西方,西方的饮食习惯和我们有很大差异性的,味型也是很大差异性。虽然他生存的环境里面没有接触到那些东西,但他接触到一个外来的东西,还是会对这个东西有好感,就能产生一个接受度。从唯识的角度来讲,就是他的种子识里、他的意识流里,说不定在某一世,他就尝过中国的这种菜的味型。他的种子识里面有这种东西,所以在无形当中,就有说不出来的、莫名地对某一种事物或者某一种味道有喜好感,对不对?再举一个比较生动的例子,就是你第一次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完全陌生的地方,正在行驶的过程中,或者是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验过?很多人都会有。其实当时为什么我会选择出家,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因素。我去了很多地方,特别是包含了寺庙的场景,我会感觉到特别亲切,好像曾经在什么时候来过,然后我仔细去分别,仔细去思量,就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来过,但是对这种场景会有一种特别的、莫名的喜好感。这大概就是阿赖耶识种子的作用。因为我们这一世的无明,很多东西被很多染污的法给障蔽掉了,很多东西我们就认识不到、也记不起来,所以是这样。
阿赖耶识其实含藏了很多东西,中间就有末那识。末那识借助于阿赖耶识的种子,借助于曾经做过的某些事情,然后驱动意识去想看什么东西、去想听什么东西、去想闻什么东西、去想尝什么东西、去想触摸什么东西、去想感受什么东西。八识的整体作用,就是这张图,我觉得就能够很明白地展现出来我们意识的运作过程。
今天的内容很多,只讲到第十章,后面对八识也做了一个总结,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讲不完,就到这里吧。接着进行下面的环节。
文字整理及校对:慧振、慈莎、果熹、智茜、心丽、悟真
<微信服务号>
地址: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电话:0512-65349545(客堂) 65511746(弘法部)
信箱:admin@jcedu.org